产能扩张短期无风险 钛白粉景气依旧
2011/12/27 点击 3010 次
据报道,自12月15日杜邦钛白科技再次上调全球钛白粉售价以来,欧美等地的钛白粉生产巨头也纷纷“追随”杜邦而再次提价。虽然自今年5月杜邦宣布拟再投资超过5亿美元扩张35万吨的钛白粉产能,而中国在未来5年也将有150至200万吨的新增产能,相对于目前仅约560万吨的全球产能,钛白粉的产能扩张可谓迅猛,初步预计2013年的钛白粉全球产能将达630万吨。而到2013年全球钛白粉的需求将由2010年的531万吨增长到605万吨。到2013年钛白粉产能或将出现过剩。但中国大幅增加的钛白粉新增产能,要完全形成有效产能,也仍需到2013年,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今明两年全球钛白粉仍将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钛白粉供需仍将出现缺口。而此次杜邦的提价无疑给全球的钛白粉市场价格的坚挺提供了更多的信心,这也彰显着钛白粉市场景气依旧,至少今明两年是如此。后市可关注安纳达的市场表现。
杜邦等国际钛白粉巨头年底再提价
据报道,12月15日杜邦钛白科技宣布上调西欧、中欧和北非地区出售的钛白粉价格,涨幅为200欧元/吨(约合260美元/吨),于2012年2月1日生效;另一钛白粉生产巨头Cristal Global (Cristal)也在12月20日宣布,对所有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二氧化钛)在北美销售的产品的价格增加15美分每磅(约合330美元/吨),自2012年1月1日起生效;12月21日美国钛白粉生产商Tronox也宣布上调钛白粉价格,涨幅为15美分/磅(约合330美元/吨)。据悉,自今年以来,包括杜邦钛白科技在内的欧美钛白粉生产巨头已经数次提价。
或是受此消息影响,国内钛白粉生产商 安 纳 达 (002136:14.59, +0.28 , ↑1.96 ) 上周收涨8.99%; *ST钛白 (002145:7.35, -0.23 , ↓-3.03 ) 则受此消息及资产重组等因素的影响,上周收涨17.87%;但国内另一钛白粉生产巨头佰利联(002601)上周却收跌0.72%。
国内钛白粉产能扩张短期无风险
钛白粉的化学名称为二氧化钛,化学分子式为TiO2。钛白粉具有高折射率,理想的粒度分布,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塑料、造纸、印刷油墨、日用化工、电子工业、微机电和环保工业。目前,在中国,钛白粉的应用有67%被应用于涂料工业。
据统计,2007年钛白粉全球产量达522.1万吨,当年消费量为510.6万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产量下降至494.2万吨,当年钛白粉消费量492.7万吨,而截至2008年,全球的钛白粉产能达到570万吨的历史新高;2009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2009年全球钛白粉产量达540万吨,但当年消费量仅455万吨;但至2009年开始,欧美等主要钛白粉生产巨头相继关停了总计不少于20万吨的钛白粉产能,但与此同时,中国的钛白粉产能却在不断的扩张,截至目前,全球钛白粉产能约为560万吨。但2010年的钛白粉需求消费量达531万吨左右,超过金融危机前的全球消费量及全球产量。而据分析,2010年—2013年,全球钛白粉的需求消费量将由2010年的531万吨上升至605万吨。
由此出现的供需缺口,使得全球的钛白粉生产巨头们开始了产能的扩张,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美国杜邦钛白科技曾宣布,拟投资超过5亿美元在杜邦墨西哥阿尔塔工厂新增产能20万吨/年的生产线,以及对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其他钛白粉生产厂增加投资,预计将增加总产能30万吨。而中国也将会在未来的五年中有150—200万吨的新增产能。预计到2013年的全球钛白粉产能或将达630万吨,届时或将出现全球的产能过剩。
中国钛白粉工业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步较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钛白粉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中国房地产、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钛白工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时,全国钛白粉产能仅约30万吨左右,但截至2010年6月份,中国钛白粉产能已达198.6万吨,2010年全年钛白粉总产能已突破200万吨,占全球产能的比例达35.7%,全国钛白粉产量也由2000年的28.9万吨跃升至2010年的147.2万吨。虽然钛白粉的产能及产量均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但仍然没有能够满足中国自身的需要。2000年中国当年的钛白粉消费量达37.6万吨,但当年产量仅为28.9万吨;2005年中国钛白粉产量70万吨,但当年消费量达77.1万吨;2010年的全国钛白粉需求消费量达148.4万吨,但2010年的全国钛白粉产量仅为147.2万吨。而钛白粉的进出口也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钛白粉产能的不断增长而不断的增长。2000年,中国钛白粉出口约5万吨,进口约14万吨;2007年,中国钛白粉进口量达28万吨,创历史最高,当年的钛白粉出口量约为13万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年出口量锐减至约7万吨,但进口量仍维持在超过25万吨的较高水平;2009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国钛白粉出口量复苏至约10万吨,当年进口量也仍维持约25万吨的水屁股;2010年中国钛白粉出口量超过2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的进口量也仍然维持在超过25万吨的水平。
从钛白粉下游需求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涂料是钛白粉第一大应用行业,目前在中国涂料的钛白粉消费量占钛白粉全部消费量的67%左右。据统计,2007年钛白粉产量达597万吨;2008年,涂料总产量并没有因为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减少,反而实现了638万吨的产量,创历史新高;2009年涂料产量达到755万吨;2010年涂料产量达966万吨;而2011年1—11月全国的涂料产量已达975万吨,去啊年产量预计将超过1000万吨,将再创新高。而涂料中钛白粉含量一般在10%—35%,按10%来计算,2007年,但就涂料对钛白粉的需求量就达59.7万吨,而当年中国的钛白粉消费量达114.3万吨,占比52.23%;2008年涂料对钛白粉的需求量应达63.8万吨,当年钛白粉消费量为96.9万吨,占比65.84%;2009年涂料对钛白粉的需求量应达75.5万吨,当年钛白粉消费量达118.8万吨,占比63.55%;2010年涂料对钛白粉的需求量应达96.6万吨,当年钛白粉消费量达148.4万吨,占比达65.09%。如果按照涂料占钛白粉消费量的65%计算,那么2011年中国钛白粉需求量或将达153.8万吨。
这相对于目前中国已经超过200万吨的钛白粉产能而言,显得有些产能过剩了。
但是放在全球钛白粉市场而言,目前中国的钛白粉产能并没有因此而过剩。实际上,受到环保、钛矿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欧美国家目前已经逐渐的将钛白粉的产能不断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向钛矿资源相对较为富集、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的亚洲转移,而中国迅速发展的市场,则成为了欧美国家转移其钛白粉产能的主要地区。
从当前经济环境而言,虽然欧美经济受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陷入低迷,但对中国钛白粉的出口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据统计,2011年1—7月中国钛白粉累积出口约24.64万吨,同比增幅达98.3%,钛白粉的出口仍然强劲;而同期累积进口为15.45万吨,同比减少0.8%。
因此,虽然未来5年中国钛白粉将有150—200万吨的新增产能,但从2011年投产,至少仍需要到2013年才能形成产能。这对今明两年的钛白粉市场尚未造成较大的影响,短期内风险尚未显现。
今明两年钛白粉景气仍旧或使价格维持高位
2009年以来欧美关闭至少20万吨钛白粉产能的影响,以及中国钛白粉产能扩张受限于中国严格的环保政策,2010年中国的产能扩张仅增加产能约50万吨至200万吨,低于原先250万吨的计划产能。受此双重影响,2011年全球钛白粉供需出现缺口,钛白粉价格不断上涨。
另外一方面在钛白粉价格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刺激了钛精矿价格的不断走高。而年初至6月初,钛精矿价格也由年初的约950元/吨涨到6月份的约1500元/吨。此后钛精矿价格就不曾有过调整,而截至12月23日,国内50%的钛精矿价格已经攀升至2200元—2500元/吨,按2200元/吨计算,钛精矿价格已经相对于2010年年末约950元/吨,大幅上涨了131.58%,而钛精矿占钛白粉成本的30%。在钛白粉的成本中,除了钛精矿占30%之外,硫酸约占16%,能源(包括水、电、燃油、蒸汽等)约占25%(其中燃油约占15%),人工约占5%。而年初至今,93%硫酸由年初的约500元/吨涨至6月初的约800元/吨,现如今93%的硫酸价格基本上回落至600元/吨以下,如按平均600元/吨计算,涨幅约20%;燃油(上海期交所)由年初的约4800元/吨涨至现在的约5000元/吨,涨幅约4%,而水电及蒸汽的价格也在上涨,能源成本估计涨幅也在10%以上。由此计算,钛白粉的生产成本上涨幅度或超过50%。而中国国内锐钛型钛白粉市场价格也由2010年年末的约为13800元/吨(含税)上涨至今年8月底的约20000元/吨,虽然从9月份开始锐钛型钛白粉价格曾下滑至最低15000元/吨,但目前仍维持在约16500元/吨的水平,平均全年平均价格或将达18000元/吨,相较于2010年末13800元/吨的价格,上涨了30.43%;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价格也由2010年年末的约为17,500元/吨(含税)上涨到了8月底的约23000元/吨,虽然从9月份开始,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下滑至最低17000元/吨,但目前仍维持在约20000元/吨的水平,全年均价仍将超过20000元/吨,相较于2010年末17500元/吨的价格,上涨了14.29%。
虽然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并没有超过了生产成本的涨幅,对利润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供需缺口,以及成本的推动,仍将对今明两年全球的钛白粉市场价格构成支撑。而自今年5月底,美国杜邦钛白科技提价之后,包括美国杜邦钛白科技在内的全球钛白粉巨头在下半年仍再次、多次陆续提价,则给全球的钛白粉市场价格的坚挺提供了更多的信心,这也彰显着钛白粉市场景气依旧,至少今明两年是如此。
由于在钛白粉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国内产品与国际钛白粉巨头的产品在性能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国钛白粉行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产品价差一直都保持在5000—8000元/吨,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国内工艺水平的提高,国内外产品的价差基本能够维持在4000—6000元/吨的水平。
目前,中国华东地区的杜邦高端钛白粉仍维持在30000元/吨,而国内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大多的报价在20000元/吨,低端的锐钛型钛白粉报价则大多在16000元/吨,国内外产品价差约为10000元。而此次杜邦再次在全球提价200欧元/吨(约合人民币1644元/吨),将进一步拉大国内外产品差价。国内钛白粉生产厂商的提价预期或者也将因此而再次升温。
如果按照4000—6000元/吨的价差水平计算,国内钛白粉的提价空间将有3000—5000元/吨的空间;如果按照5000—8000元/吨的价差计算,则将有约2000—3000元/吨的提价空间。
安纳达
目前上市公司中,有安纳达、*ST钛白、佰利联、 攀钢钒钛 (000629:5.50, +0.26 , ↑4.96 ) 均从事钛白粉的生产。
根据2010年年报,安纳达2010年钛白粉产销量突破5万吨,其中锐钛型钛白粉占1/3,营收18078万元,销售单价约为10850元/吨,单位生产成本约为9760元/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占2/3,营收为36744万元,销售单价约为11000元/吨,单位生产成本约为9720元/吨;综合销售单价约为10960元/吨,综合单位生产成本约为9730元/吨。而自今年4月份至今,安纳达锐钛型(A1)钛白粉的简单算术平均价格约为18600元,按此计算,安纳达锐钛型(A1)钛白粉营收或将3.1亿元;安纳达金红石型(R2)钛白粉自今年4月份至今,其简单算术平均价格约为20350元/吨,按此计算,安纳达金红石型(R2)钛白粉营收或达6.78亿元,全部则将有9.88亿元的营收;如果其成本涨幅为50%,则其综合单位成本或将由去年的9730元/吨上涨至约14600元/吨,5万吨的产量则有约7.3亿元的成本。扣除成本则有约2.58亿元的营业利润,如不计算其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损益,按照安纳达2010年的期间费用率(即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之和除以营业收入的比率)约6%,15%的税率计算,安纳达2011年将2亿元的净利润,这相对于其2010年2677万元的净利润相比,业绩或将有7倍增长,其业绩增长或将超预期。
(来源:世华财讯)
相关新闻:· 1月24日国内部分地区钛白粉报价 2025.01.24· 12月30日国内部分地区钛白粉报价 2024.12.30· 纳米二氧化钛:能抗菌防晒,还有啥? 2024.12.19· 12月6日国内部分地区钛白粉报价 2024.12.06· 钛白粉,必要的远虑 2024.11.06· 10月21日国内部分地区钛白粉报价 2024.10.21